西安附一儿童医院【官网】

更多+最新动态

  • 快速问诊
    给孩子最好的关爱和医疗

  • 预约挂号
    快速预约 便捷就医

  • 您当前位置:首页 > 抽动症 > 正文

    儿童抽动症该怎么治疗

    儿童抽动症该怎么治疗,儿童抽动症(抽动障碍)的治疗需结合症状严重程度、共病情况及家庭环境综合决策,通常采用阶梯式治疗策略,从非药物干预到药物治疗逐步推进。以下为具体治疗方案及要点分析:

    一、非药物治疗(一线推荐)

    1. 心理行为干预

    习惯逆转训练(HRT):通过意识监测抽动前驱动作(如眨眼前的眼部不适感),训练患儿用对抗动作(如闭眼3秒)替代抽动,6-8周后约60%患儿症状减轻。

    暴露与反应预防(ERP):逐步延长暴露于抽动诱发场景(如紧张环境)的时间,同时抑制抽动行为,增强自我控制能力。

    认知行为疗法(CBT):针对共病焦虑/抑郁的患儿,通过认知重构(如改变“抽动会被嘲笑”的错误认知)和放松训练(深呼吸、渐进式肌肉松弛)改善情绪问题。

    2. 家庭-学校支持

    家庭环境调整:避免过度关注抽动行为(如反复提醒“别眨眼”),采用“忽视抽动、强化正常行为”策略,例如当患儿1小时内无抽动时给予奖励。

    学校干预:与教师沟通减少学业压力,允许考试时使用减压玩具(如握力球),避免同学围观或模仿抽动动作。

    3. 神经调控技术

    经颅磁刺激(rTMS):对前额叶背外侧区进行低频刺激(1Hz),每周3次,持续4周,可调节多巴胺能神经元活性,适用于难治性抽动症。

    脑电生物反馈:通过实时监测β波(12-30Hz)活动,训练患儿自主调节脑电节律,降低抽动相关皮层兴奋性。

    二、药物治疗(中重度患者适用)

    1. 抗多巴胺能药物

    硫必利(Tiapride):首选药物,通过阻断D2受体抑制基底神经节异常放电,起始剂量50mg/日,最大剂量300mg/日,不良反应包括嗜睡、头晕(发生率约15%)。

    阿立哌唑(Aripiprazole):部分激动D2受体,减少抽动同时降低锥体外系反应风险,儿童剂量0.2-0.5mg/(kg·d),需监测体重增加及血糖代谢。

    2. α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

    可乐定(Clonidine):通过抑制蓝斑核去甲肾上腺素释放缓解抽动,尤其适用于共病ADHD患儿,剂量0.05-0.15mg/日,需警惕低血压(收缩压下降<90mmHg时减量)。

    3. 联合用药原则

    多药联用指征:单药治疗无效或症状严重影响生活时,可考虑硫必利+阿立哌唑联合,需注意QT间期延长风险,用药前心电图筛查。

    减药时机:症状控制稳定6个月后,可每2-4周减量10%-20%,避免突然停药导致症状反跳。

    三、共病管理(治疗关键环节)

    1. ADHD共病

    中枢兴奋剂选择:对抽动症状较轻的患儿,可谨慎使用哌甲酯缓释剂(专注达),起始剂量18mg/日,最大剂量54mg/日,需监测抽动加重风险(发生率约10%)。

    非兴奋剂替代:托莫西汀(择思达)通过抑制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改善注意力,对抽动无加重作用,但起效较慢(2-4周)。

    2. OCD共病

    SSRI类药物:氟西汀(20-40mg/日)或舍曲林(50-100mg/日)可改善强迫思维及行为,需警惕5-羟色胺综合征(表现为震颤、高热等),禁与MAOIs联用。

    行为暴露疗法:针对强迫清洁行为,通过系统脱敏(如逐步减少洗手次数)配合反应预防(禁止重复动作)降低焦虑水平。

    四、治疗监测与预后

    1. 疗效评估工具

    耶鲁全球抽动严重程度量表(YGTSS):每周评估运动抽动、发声抽动及功能损害评分,总分≤25分为轻度,26-50分为中度,>50分为重度。

    儿童抽动症生活质量量表(CGI-TQoL):每3个月评估社会功能、情绪状态等维度,总分改善≥30%视为有效。

    2. 长期随访要点

    青春期转归:约30%患儿青春期后症状完全缓解,但共病ADHD/OCD者持续风险增加,需每年复查心理评估。

    遗传咨询:对有家族史的患儿,建议进行SLITRK1、HDC等基因检测,明确致病突变者需警惕神经发育障碍谱系疾病。

    五、家庭管理核心建议

    避免诱发因素:减少电子屏幕时间(每日≤1小时),避免饮用含咖啡因饮料,保证睡眠时长(6-12岁儿童需9-12小时)。

    饮食干预:补充ω-3脂肪酸(DHA 200mg/日)可降低炎症因子水平,减少富含水杨酸盐食物(如番茄、杏仁)可能改善部分患儿症状。

    心理支持:家长可参与“抽动症家长支持小组”,学习情绪管理技巧,避免将焦虑情绪传递给孩子。

    治疗决策树:

    轻度抽动(YGTSS≤25分)→ 首选心理行为干预+家庭支持,6个月后评估。

    中度抽动(YGTSS 26-50分)→ 联合硫必利单药治疗,剂量滴定至症状控制或最大耐受量。

    重度抽动(YGTSS>50分)或共病ADHD/OCD→ 多药联合治疗(硫必利+阿立哌唑/托莫西汀),需密切监测不良反应。

    儿童抽动症该怎么治疗,通过分层治疗策略,约70%患儿症状可显著改善,关键在于早期识别共病、个体化用药及家庭-学校-医疗三方协作。

    了解更多+科室医生

    孙三侠 / 副主任医师

    擅长: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多动症、抽动症、自闭症、语言发育迟缓、小儿癫痫、矮...

    刘翠珍 / 副主任医师

    擅长:对儿科常见病、急危重症及一些疑难病症的诊治有丰富的临床经验。尤其对皮肤...

    徐建华 / 主任医师

    擅长:自闭症、发育迟缓、精神发育迟滞(智力低下)、语言发育迟缓、语言障碍、多动症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