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安附一儿童医院【官网】

更多+最新动态

  • 快速问诊
    给孩子最好的关爱和医疗

  • 预约挂号
    快速预约 便捷就医

  • 您当前位置:首页 > 自闭症 > 正文

    儿童自闭症的特殊表现

    儿童自闭症的特殊表现,儿童自闭症(又称孤独症谱系障碍,ASD)是一类以社交互动障碍、沟通缺陷及重复刻板行为模式为核心特征的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,其特殊表现贯穿于儿童认知、情感、行为等多个维度,以下从核心症状、伴随症状及不同年龄阶段表现差异展开详细分析:

    一、核心症状表现

    1. 社交互动障碍

    早期表现

    缺乏眼神交流:婴儿期对人脸注视时间显著短于同龄儿童,如正常婴儿6个月时会主动注视人脸微笑,而自闭症儿童可能回避目光接触,或仅短暂扫视后迅速移开。

    社交反应缺失:对他人呼唤名字无反应,即使听到自己的名字也不会转头或回应,仿佛处于“自我封闭”状态。

    共同注意缺陷:难以跟随他人指向的物体或事件,如母亲指着玩具说“看那个”,自闭症儿童可能不会转头去看,缺乏与他人分享兴趣的能力。

    学龄期表现

    社交技巧欠缺:难以理解他人的情感和意图,如无法识别他人愤怒或伤心的表情,导致在同伴交往中频繁出现冲突或被孤立。

    同伴关系困难:可能主动回避集体活动,或以不恰当的方式参与,如突然打断他人游戏、强行加入却不懂规则,导致难以建立和维持友谊。

    2. 沟通障碍

    语言发展迟缓或异常

    语言发育迟缓:部分儿童可能到2-3岁仍无有意义的语言表达,或语言发展停滞在某个阶段,如一直重复单字或短语。

    语言形式异常:存在“回声式语言”,即重复他人刚刚说过的话,或自言自语说一些无关的内容;可能使用刻板、重复的句子,缺乏灵活性和情境适应性。

    非语言沟通障碍

    面部表情单一:很少用表情表达情绪,如开心时不笑,难过时不哭,面部表情常显得呆板或冷漠。

    肢体语言缺乏:不会用手势辅助表达需求,如不会用手指指向想要的物品;在交流时身体姿势僵硬,缺乏自然的肢体互动。

    3. 重复刻板行为与狭隘兴趣

    行为模式刻板

    重复动作:如反复拍手、晃动身体、旋转物品等,这些行为可能在特定情境下反复出现,且难以被外界干扰所打断。

    仪式化行为:坚持按照固定的程序或顺序做事情,如每天必须走同一条路线去学校,物品摆放必须保持固定位置,一旦被打乱就会大哭大闹。

    兴趣狭隘

    对特定事物过度专注:可能只对某种物品或话题表现出强烈兴趣,如只喜欢玩车轮、风扇等旋转的物体,或只关注恐龙、地图等特定主题,对其他事物则完全不感兴趣。

    兴趣缺乏灵活性:难以接受新的兴趣爱好或活动,即使家长或老师引导尝试,也往往表现出抗拒和排斥。

    二、伴随症状与相关特征

    1. 感知觉异常

    感觉过敏:对某些声音、光线、触觉等刺激过度敏感,如听到吸尘器的声音会捂住耳朵大哭,不喜欢被拥抱或触碰。

    感觉迟钝:对疼痛、温度等刺激反应迟钝,如摔倒受伤可能毫无察觉,或对高温物体没有躲避反应。

    感觉寻求:通过特定行为寻求感官刺激,如反复触摸粗糙的表面、长时间凝视旋转的灯光等。

    2. 情绪与行为问题

    情绪调节困难:容易因小事发脾气,情绪爆发时可能尖叫、打滚、撞头等,且难以安抚;也可能表现出情绪淡漠,对周围发生的事情无动于衷。

    焦虑与抑郁:部分儿童随着年龄增长,可能出现焦虑、抑郁等情绪问题,表现为过度担心、睡眠障碍、食欲改变等。

    攻击与自伤行为:在情绪激动或受到挫折时,可能出现攻击他人或自伤的行为,如咬自己、抓伤自己等。

    3. 认知与学习特点

    智力发展不均衡:部分儿童可能在某些领域表现出超常能力,如机械记忆、音乐、绘画等,但在其他方面如语言理解、社交认知等存在明显缺陷,呈现“孤岛能力”。

    学习方式特殊:学习新技能时可能需要更具体、更直观的指导,难以理解抽象概念;对常规教学方法适应困难,可能需要个性化的教育支持。

    三、不同年龄阶段表现差异

    1. 婴儿期(0-12个月)

    早期预警信号

    6个月:缺乏对人脸的注视,对声音刺激反应迟钝,很少微笑或与他人有眼神交流。

    9个月:不会模仿他人的声音或动作,对呼唤名字无反应,对父母的离开和归来没有明显的情绪反应。

    12个月:不会用手指指向感兴趣的物体,不会挥手告别或拍手表示欢迎,缺乏共同注意行为。

    2. 幼儿期(1-3岁)

    行为特征凸显

    语言发展落后:可能仅会说少量单字或短语,或语言发展出现倒退,原本会说的词突然不再使用。

    社交互动减少:更喜欢独自玩耍,对同龄儿童的游戏不感兴趣,难以理解轮流、分享等基本社交规则。

    刻板行为增多:出现重复拍手、摇晃身体、排列物品等刻板动作,对日常生活中的变化表现出强烈抵触。

    3. 学龄前期(3-6岁)

    症状进一步分化

    社交能力受限:在幼儿园中难以融入集体活动,可能独自坐在角落,不参与同伴游戏,或以不恰当的方式与他人互动。

    语言运用障碍:虽然能说一些话,但语言缺乏交流性,多为自言自语或重复他人话语,难以进行有意义的对话。

    兴趣狭隘固定:对特定事物表现出过度痴迷,如只喜欢玩某种玩具,对其他玩具或活动完全不感兴趣,且难以接受新事物。

    4. 学龄期(6-12岁)

    面临更多挑战:学业困难:由于认知方式和学习能力的差异,在学习数学、语文等学科时可能遇到困难,尤其是涉及抽象

    了解更多+科室医生

    孙三侠 / 副主任医师

    擅长: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多动症、抽动症、自闭症、语言发育迟缓、小儿癫痫、矮...

    刘翠珍 / 副主任医师

    擅长:对儿科常见病、急危重症及一些疑难病症的诊治有丰富的临床经验。尤其对皮肤...

    徐建华 / 主任医师

    擅长:自闭症、发育迟缓、精神发育迟滞(智力低下)、语言发育迟缓、语言障碍、多动症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