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安附一儿童医院【官网】

更多+最新动态

  • 快速问诊
    给孩子最好的关爱和医疗

  • 预约挂号
    快速预约 便捷就医

  • 您当前位置:首页 > 自闭症 > 正文

    孩子自闭症是怎么回事

    孩子自闭症是怎么回事,孩子自闭症(现多称为“孤独症谱系障碍,ASD”)是一种复杂的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,其核心特征表现为社交沟通障碍、重复刻板行为及兴趣狭窄。这一疾病通常在儿童早期(3岁前)显现,且症状可能伴随终身,但通过早期干预和科学治疗,孩子的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可显著改善。以下从病因、核心症状、诊断与干预四方面展开说明:

    一、病因:遗传与环境共同作用

    目前,自闭症的病因尚未完全明确,但研究普遍认为与遗传、环境及神经生物学因素密切相关:

    遗传因素

    家族史是重要风险因素。若父母或兄弟姐妹患有自闭症,孩子患病概率显著升高。

    基因突变或染色体异常(如16p11.2缺失综合征)可能直接导致神经发育异常。

    环境因素

    孕期暴露:母亲孕期感染(如风疹、巨细胞病毒)、接触某些药物(如丙戊酸、沙利度胺)、空气污染或重金属(如铅)可能增加风险。

    围产期因素:早产、低出生体重、缺氧等可能影响大脑发育。

    神经生物学机制

    大脑结构异常:部分患者存在杏仁核、海马体等区域体积异常。

    神经递质失衡:如血清素、多巴胺水平异常可能影响情绪与社交行为。

    二、核心症状:社交、行为与感知的“与众不同”

    自闭症的症状表现多样,但通常围绕以下三大核心领域:

    社交沟通障碍

    非语言交流缺失:很少用眼神接触、微笑或手势表达需求,可能避免与他人对视。

    语言发育迟缓:可能延迟说话(如2岁仍无语言),或重复他人话语(“鹦鹉学舌”),难以展开对话。

    共情能力弱:难以理解他人情绪(如哭泣时无反应),或无法表达自己的感受。

    重复刻板行为

    动作重复:如反复拍手、摇晃身体、排列玩具。

    仪式化行为:坚持固定路线(如必须走同一条路回家)、拒绝食物种类变化。

    兴趣狭窄:对特定事物异常专注(如数字、天气、地铁线路),忽视其他活动。

    感知觉异常

    过度敏感:对声音、光线、触觉异常敏感(如无法忍受标签摩擦皮肤)。

    感知迟钝:对疼痛、温度不敏感(如受伤时无反应)。

    三、诊断:综合评估与早期识别

    自闭症的诊断需依赖专业医生通过行为观察、发育史采集及标准化评估工具综合判断:

    筛查工具

    M-CHAT(改良版婴幼儿孤独症筛查量表):适用于16-30月龄儿童,通过家长问卷初步筛查风险。

    ADOS(孤独症诊断观察量表):医生通过互动游戏观察孩子的社交、沟通及行为表现。

    诊断流程

    发育评估:检查语言、运动、认知等发育水平是否落后。

    听力与视力检查:排除感官障碍导致的社交问题。

    遗传代谢筛查:必要时进行基因检测或代谢病筛查。

    早期识别信号

    6月龄:缺乏眼神交流、对名字无反应。

    12月龄:无指向性手势(如指物、挥手)。

    16月龄:无单字词汇。

    24月龄:无有意义的两字短语(如“妈妈抱”)。

    四、干预:科学治疗与家庭支持并重

    自闭症的治疗需以“早期、密集、个体化”为原则,结合行为干预、教育支持及家庭参与:

    行为干预疗法

    应用行为分析(ABA):通过正向强化(如奖励、表扬)塑造适应性行为,减少问题行为。

    地板时光(DIR/Floortime):以孩子兴趣为导向,通过互动游戏提升社交与情感能力。

    结构化教学(TEACCH):利用视觉提示(如日程表、任务分解图)帮助孩子理解环境与规则。

    教育支持

    融合教育:在普通幼儿园或学校接受个性化支持(如资源教师、助教辅助)。

    特殊教育:针对严重障碍儿童,提供生活技能训练(如穿衣、如厕)。

    家庭参与

    家长培训:学习行为管理策略(如如何应对发脾气、如何引导社交)。

    心理支持:家长需关注自身情绪,避免因压力影响亲子互动质量。

    药物治疗(辅助)

    针对共患病(如焦虑、多动、攻击行为)使用药物(如选择性血清素再摄取抑制剂、抗精神病药),但需严格遵医嘱。

    五、误区澄清:自闭症≠“天才病”或“性格孤僻”

    误区1:“自闭症孩子都是天才”

    仅约10%患者存在“学者综合征”(如超强记忆力、计算能力),多数孩子存在认知、语言或运动障碍。

    误区2:“长大就会好”

    自闭症需长期干预,早期治疗可显著改善预后,但无法完全“治愈”。

    误区3:“疫苗导致自闭症”

    大量研究已证实疫苗与自闭症无关,延迟接种可能增加感染风险。

    孩子自闭症是怎么回事,自闭症是大脑发育的“独特方式”,而非疾病。通过科学干预,孩子可逐步发展社交技能、适应社会规则,最终实现独立生活。家长需保持耐心,与专业团队紧密合作,为孩子创造包容、支持的成长环境。

    了解更多+科室医生

    孙三侠 / 副主任医师

    擅长: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多动症、抽动症、自闭症、语言发育迟缓、小儿癫痫、矮...

    刘翠珍 / 副主任医师

    擅长:对儿科常见病、急危重症及一些疑难病症的诊治有丰富的临床经验。尤其对皮肤...

    徐建华 / 主任医师

    擅长:自闭症、发育迟缓、精神发育迟滞(智力低下)、语言发育迟缓、语言障碍、多动症...